查看原文
其他

​终于来了!崔屹教授今日Nature:“死锂”未必真“死”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第一作者:Fang Liu
通讯作者:崔屹教授
通讯单位:斯坦福大学

随着对下一代储能系统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高性能锂电池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幸的是,由于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和电子绝缘的锂(i-Li,也被成为“死锂”)不断形成,导致了锂负极容量快速衰减和循环寿命大幅度缩短。究其原因,锂枝晶不均匀剥离过程中形成的i-Li,失去了与集流体的电接触,在电池中不具有电化学活性,从而引发了锂电池容量的下降。注意到,i-Li的产生及其不利影响并不局限于锂金属电池,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负极也在快充和过充的条件下形成了i-Li。

【成果简介】
鉴于此,与这一普遍接受的假设相矛盾的是,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通讯作者)基于电解液中电场的动态极化,证明了i-Li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具体来说,锂金属的沉积和剥离同时发生在i-Li的两端,导致其在充电(放电)过程中向正极(负极)空间发展。仿真结果表明,i-Li的发展速率主要受其长度、方向和外加电流密度的影响。此外,成功地证明了在Li-Cu电池中具有超过100%的死锂恢复,并实现了循环寿命更长的LiNi0.5Mn0.3Co0.2O2(NMC)-Li全电池。相关研究成果“Dynamic spatial progression of isolated lithium during battery operations”为题发表在Nature上。

【核心内容】
一、i-Li是否真的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死”了?
要点1:在典型的锂电池中,电解液中的锂盐分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循环时在电极之间携带离子电流。该离子电流会在电解液中产生电位梯度(∇ϕl)。虽然i-Li与集流体失去了电接触,但它仍会暴露在电解液中的电场中。结果,i-Li上的电荷分布将被改变以屏蔽外部电场,即i-Li的极化(图1))。累积的正/负电荷会破坏i-Li/电解液界面的平衡状态并引发i-Li上的电荷转移反应。这种响应的驱动力是界面上的电位差(或过电位η),它可以描述为:
其中,ϕLi、ϕl和Eeq分别表示Li的电势(常数)、局部电解液电位和Li沉积/溶解反应的平衡电势。

要点2:在充电过程中,Li+从正极移动到负极。靠近正极的i-Li末端的过电位变为负(η<0),导致锂沉积在i-Li上。同时,另一端的过电位变为正(η>0),导致锂溶解(图1b)。i-Li的电荷中性是通过电子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来维持的。最终结果是i-Li向正极(左)的空间发展。放电时电场方向相反(Li+从负极向正极移动),i-Li向负极演化(右)(图1c)。
图1. (a)在i-Li上电场诱导电荷分离的示意图;(b,c)在充电(b)和放电(c)期间产生的电荷转移反应。蓝色(红色)代表负(正)电荷在i-Li上的积累。

二、i-Li的形貌演化
要点1: 基于具有岛状i-Li的LiNi0.5Mn0.3Co0.2O2(NMC)和Li的光学电池,充电时靠近Li电极的岛状i-Li部分溶解并在Cu集流体上产生黑色SEI残留物,同时,具有相似SEI成分的金属锂丝沉积在靠近NMC电极的i-Li上。

要点2:新形成的“死锂”与活性电极表面(Li/集流体)之间的距离在1-2μm或只有几百纳米以内。虽然i-Li在真实电池结构中的净运动可能比在光学电池中要少,但它足以恢复i-Li。在放电过程中,空间发展方向相反,岛状i-Li向负极演化(图2d)。

要点3:基于新型电化学模型研究了在i-Li空间进展过程中,Li+在i-Li/电解质界面上的传输。在充电过程中,NMC侧具有比Li侧更高的电解质电位,并且该电解质电位梯度在 i-Li/电解质界面引起电荷转移反应。岛状i-Li逐渐演变成楔形,并更靠近NMC电极(图2e)。同时,岛状i-Li上Li+的局部消耗驱动Li+从NMC电极传输到i-Li。此外,i-Li附近的Li+通量是NMC/Li电极附近的3-4倍(图2e),表明电化学动力学更快。在放电过程中,岛状i-Li向锂电极演化(图2f)。
图2. (a)在NMC和Li电极之间具有i-Li光学电池的示意图;(b)两个NMC-Li光学电池在前3小时充放电期间的叠加电压曲线;(c,d)在充放电过程中,初始状态(t=0h)和中间状态(t=3h)的光学图像;(e,f)在充放电过程中,i-Li表面在初始状态(t=100s)和中间状态(t=2h)时的电流密度。

三、扣式电池中i-Li上过电位的定量分析
要点1:四电极装置用于测量扣式电池中的电解质电位梯度。该装置由一个NMC 正极、两个Cu网状电极和一个Li负极组成(图3a)。研究表明,电位差(VAB)代表12 µm 距离内的电解液电位差。NMC-Li电池在充电期间表现出典型的电压分布,并且电池电压(Vcell)在静止期间恢复到平衡电位(图3b)。

要点2:进一步调整电化学模型,以研究扣式电池中i-Li的过电位。在充电过程中,i-Li 靠近锂电极的一侧过电位为正,而靠近NMC电极的过电位为负(图3d)。由于电荷中性,i-Li两端的电荷密度相等。过电位与i-Li的长度密切相关,但与其宽度无关。同时,过电位与施加的电流密度密切相关。电解质电势会导致i-Li上的大量过电势驱动锂沉积/剥离,尤其是在高电流密度下。

要点3:放电时,电场方向反转,从Li电极指向NMC电极。由于Li+在NMC电极处被消耗并在Li电极处生成,因此Cu/Li(B)的电势高于Cu/Li(A)的电势(图3e、f)。NMC侧附近的i-Li/电解质界面处的过电位变为正,在Li侧附近变为负(图3g),从而推动i-Li向锂负极发展。与充电过程类似,i-Li上的过电位随着i-Li的长度和施加的电流密度而增加。
图3. (a)NMC-Li电池的示意图;(b,c,e,f)在间歇性充电(b、c)和放电(e、f)过程中,NMC-Li电池(b、e)电压曲线和VAB(c、f);(d,g)在电流密度为0.30、0.90、1.50、2.25和3.00 mA cm-2下,不同长度L的i-Li两端(d、Li侧;g、NMC侧)的过电位。实线表示充电过程,虚线表示放电过程。

四、纽扣电池在放电过程中i-Li的发展和恢复
要点1:放电时i-Li向负极的发展为其重新连接和恢复提供了机会。具有i-Li的电池表现出更复杂的电化学行为,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放电期间,两个电池表现出相似的电压分布(图4b),而i-Li向石墨负极发展(图4b,阶段 I)。随着放电的继续,带有i-Li的NMC-G电池的电压变得远高于对照组,表明i-Li已经与石墨负极建立了电接触(图4b,阶段 II)。i-Li和石墨之间的化学反应降低了负极从锂化石墨到金属锂的电位,从而导致更高的电池电压。重新连接的i-Li参与电化学过程并有助于增加额外容量(图4b,阶段 III)。

要点2:库仑效率(CE)测试证实了预先形成的“死锂”重新激活并被剥离,从而实现了Cu-Li半电池库仑效率超过100%。相比之下,在没有预形成i-Li的相同测试条件下,Cu-Li电池的CE为94.1%(图4c)。

要点3:i-Li的恢复效率与剥离电流密切相关(图4d),i-Li上的电荷转移率随着施加的电流密度而增加。i-Li的发展速度越快,与电极重新连接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更高的电流也会导致i-Li更快的腐蚀和更多的Li损失。

要点4:假设在锂沉积后进行短暂、快速的锂剥离步骤可能会促进i-Li的恢复并延长锂负极的寿命。更长的活化步骤可能会导致“死锂”的恢复效率更高,但会消耗更多的全电池容量。因此,不会导致更高的CE 。
图4. (a)含和不含i-Li NMC-G电池的电压曲线;(b)i-Li发展的三个阶段;(c)在3 mA cm-2的剥离电流下具有和不具有预形成i-Li的Cu-Li电池的电压曲线;(d)在不同剥离电流下具有和不具有预先形成的i-Li的Cu-Li电池CEs,虚线对应于100% CE;(e)在第一次循环期间具有和不具有1 C的倍率激活的NMC-Li电池的电压曲线;(f)具有和不具激活的NMC-Li电池的比容量对比。

【结论展望】
总而言之,本文证明了由于电解液中存在电场,使得i-Li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具有高度响应性。i-Li的动态极化导致其在充电(放电)过程中向正极(负极)的空间发展。通过快速放电促进其向负极生长,进一步证明了i-Li在Cu-Li和NMC-Li电池中的恢复作用。可以预计,本文对i-Li行为的机理研究将启发和指导未来锂金属电池的发展,同时为锂离子电池的快充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获取原文:

扫码获取

手机/微信号|13249726286


Fang Liu, Rong Xu, Yecun Wu, David Thomas Boyle, Ankun Yang, Jinwei Xu, Yangying Zhu, Yusheng Ye, Zhiao Yu, Zewen Zhang, Xin Xiao, Wenxiao Huang, Hansen Wang, Hao Chen,Yi Cui1,Dynamic spatial progression of isolated lithium during battery operations,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168-w

美国化学会四本刊主编同时换新!一众大佬都拿不下的ACS Nano主编位置,最后竟给了...

2021-12-22

沈炎宾/陈立桅Small: 锂碳复合材料用于高电压钴酸锂电池补锂

2021-12-22

中南大学Chemical Science:镁钙离子协同稳定钠电层状正极

2021-12-22

EnSM综述:聚苯并咪唑膜的离子传递机理及液流电池应用

2021-12-22

广工J. Colloid Interface Sci.:富含氧空位MnO与氮掺杂碳管复合用于锂硫电池隔膜促进多硫化物吸附和催化

2021-12-22

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联合招聘博士后启事

2021-12-22

松下:富镍正极中晶粒结构对锂传输途径和相变过程的影响!

2021-12-21

南京大学Nano Lett.:多环芳烃原位构筑锂金属人工SEI膜

2021-12-21

燕山大学黄建宇团队:单原子催化剂催化钠-氧气电池微观演化机制的原位观察

2021-12-21

亲锂锚点使内源共生Li3N界面实现稳定的锂沉积

2021-12-21

清华大学张如范课题组《Adv. Opt. Mater.》:离子嵌入脱出型的电致变色材料

2021-12-21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